沈帥青:職業司機缺人 引入外勞紓困?

City

發布時間: 2019/01/16 00:10

分享:

分享:

作者Facebook專頁

本地職業司機青黃不接,意外頻生,近日有小巴業內人士在電台節目上,提出本地應引入外地司機。此類措施或引來司機反對,但海外部分國家已面對現實,靠海外司機紓人手荒。

沙田城門隧道公路前日發生一宗致命交通意外,導致一名67歲小巴司機死亡。專綫小巴持牌人協會發言人陳文俊在電台節目上表示,業界司機普遍年齡較大,年輕人又不願意入行,建議由內地(例如廣東省)乃至菲律賓等地,引入外地司機。

深水埗在2017年發生3死30傷的巴士車禍之後,特首林鄭月娥在回應時曾提及本地人口老化及勞動力下降,帶出其首份施政報告中有關輸入外勞的說法。至於外地司機會否與本地乘客出現溝通困難,陳文俊認為小巴有固定行駛路及站位,對溝通的需求不大。

本地職業司機老齡化,意外率亦較高,運輸署數據顯示,去年的小巴司機意外肇事者中,60歲或以上人士共佔56%(566人)。小巴及巴士為何較少年輕人入行,原因不外乎工資待遇不夠吸引,以及工時過長。

大埔去年農曆新年的巴士車禍,引起社會關注職業司機過勞問題。然而,本地車長的最高准許駕駛時數,雖已由11小時改為10小時,但仍設有長達14小時的特別更,巴士檢討委員會指此類特別安排是礙於實際情況而被迫妥協的結果。

除部分車長願意加班爭取更多薪金以外,更多或是出於人手不足。即使提高車長時薪及改善待遇,所帶來的成本上升必定轉嫁至消費者身上,市民到時又肯否接受?

外國同樣面臨職業司機青黃不接的問題,輸入外勞亦是一種可行的解決方案。新加坡早在2008年已開始引入來自中國及馬來西亞等地的巴士司機,截至2011年,新捷運有11%的巴士司機來自中國,SMRT更有多達22%。時任財務部長楊莉明在回應市民對外來司機的擔憂時,表示新加坡人教育水平與職業期望大增,不少行業皆難請人。

本地人不願做的工作,出於現實所迫,亦只能指望輸入外勞解決。新西蘭最大的私人巴士公司Ritchies Transport去年向政府申請放寬對外來巴士司機的工作簽證要求,以求盡快填補約110個職位空缺,理由便是請人難。

本港除了職業司機以外,不少行業如醫療及護老等皆面臨人手荒,不引入外勞,人手問題便不得解決。但引入外勞之餘,行業本身亦須檢討自身不足,斟酌如何吸引本地人入行。

外地巴士業界輸入外勞

  • 美國︰馬里蘭州有城鎮在2015年,鼓勵巴士公司善用H2B簽證,聘用外國巴士司機,並設每周至少工作32小時等規定。
  • 澳洲︰墨爾本最大的巴士公司Ventura Bus Lines曾在2012年,以年薪6萬澳元(約34萬港元)招募來自愛爾蘭的巴士司機,因發現他們熱情及善於待客。
  • 斐濟︰官員Kamlesh Kumar反映,巴士司機的工資低得不足以養家餬口,令人不願入行,當地公司紛聘用菲律賓、孟加拉等地的巴士司機。

撰文 : 沈帥青